■特约撰稿人 韩月琴
《云南的色彩》是散文名家王剑冰云南之行的散文合集,他用灵动、清澈的文字记述了云南多姿多彩的风景、别具一格的风俗、神秘而纯朴的情韵。读《云南的色彩》,让我感受最深的有“三美”。
诗意的语言美
《云南的色彩》有着诗一般的语言,灵动、清澈,像一帧帧清新的水墨画,紧紧地吸引着我的目光和情思。“乡间有乡间的美妙与迷人,有城里没有的质朴与清纯”“那歌声也是雨,随风细细密密柔柔润润飘绿我的心田”“放眼望去,五百里滇池不知有多少白水鸟在其中。飞起白云遮天,落下珠玑泛浮。那密密匝匝的鸟鸣合在一起如美满祥和的歌声”,一字字,一行行,宛若草叶上晶莹的露珠,犹如山间轻柔的晚风,又似林中叮咚的清泉,带给我的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还有情感上的愉悦,更是精神上的盛宴。读着这些精灵一般的文字,眼前不知不觉幻化出一层层多彩的梯田、一件件缤纷的彩衣、一首首浓甜的情歌。这些诗一般的语言,就是一对对轻盈的翅膀,带我跨越千山万水,飞到四季如春的彩云之南,一睹那里旖旎的秀美风光,感受不一样的民族风情。
书中诗一样的语言,带给我的不仅有美的享受,还有写作上的启示,让我在写作的过程中,学会锤炼自己的语言,向美而行。
绚丽的色彩美
绚丽的色彩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云南的色彩多。层层叠叠的哈尼梯田里,有嫩绿的秧苗、五色的彩裙、米黄色的土掌房;生动逼真的田园版画里融进了生活中所有的色彩:赤、橙、黄、绿、青、蓝、紫;用天然的绿色植物染成的健脾暖胃的花饭里,色彩搭配得很是热闹:红的艳红、黄的鲜黄、蓝的湛蓝、紫的凝紫,多种色彩聚在一起,色鲜而味美;《普者黑的灵魂》里,作者有这样的描写:“山都不算高,却葱翠。红椿、香樟、云杉往高上挺拔,红盏花、黑节草、马兰在崖壁间争妍。”虽然不是直接描写色彩,可是却能让我们从这些植物的名字中读出千般色彩;就连云南的大山,也不甘寂寞:“漫山遍野都是绿,红黄紫白跳跃其中。”多重色彩装点着青翠的山林,大山顿时热闹了起来。
云南的色彩不仅多,还很鲜艳。不必说秧苗的嫩绿、稻田的金黄、云朵的洁白、天空的湛蓝,也不必说房檐下辣椒的火红、屋周围细竹的深翠、普者黑荷丛的碧绿,单是苗家花花绿绿的五彩衣,就能让你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桃花在房前粉红,梨花在屋后妍白。我被云南的色彩迷了眼。
多样的民俗风情美
多种多样的文化元素,是《云南的色彩》的又一特色,云南是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中国56个民族,云南几乎占了一半,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貌、风俗、风情,真可谓“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苗族的五彩衣,书里有这样的描述:“五彩服是苗族五千年的无字史诗”“每一条彩裙都不一样,花色的搭配、珠穗的缝缀都有特点,展示着苗家女子的聪慧。女孩从十五六岁甚至更早开始缝制自己的新衣,一直到出嫁才算完成。可以说,她们把自己全部的情感都缝缀在这件彩衣上”。读着这些描述,我的眼里、心里都充满了羡慕和向往。
与五彩衣相媲美的是云南的歌舞文化。“男不吹笙难结伴,女不唱歌无知音。”生活在彩云之南,歌声为他们排解,给他们带来向往和快乐,友情和幸福。云南节日多,目瑙纵歌节、踩花山节、泼水节、花脸节、仙女节……歌舞与节日相依相伴,无歌舞不成节。彝家儿女的打歌尤其叫人难忘,回味悠长。透过洁白的书页,我好像看到了舞在眼前跳,听到了唢呐在耳边吹,一对情投意合的男女,借着歌声秋波暗送。
我虽没有去过云南,但是读了这本书,觉得比亲自到云南一趟收获还要多。合上书,我的眼前好像还闪现着悠闲的海鸥、精美的版画、彩色的服饰,峻拔的山峰;我的耳边好像还回响着茶马古道上的生命交响、梯田里的欢歌笑语、撒尼人的情歌、洱海的细雨;我的情思还牵挂着荒田苗寨的孩子、秀美的丽江古城、苗家的五彩裙、神秘的香格里拉……
人间有胜景,最美是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