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们认真聆听。
李运生老师倾情讲解。
■文/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左素莉 图/焦海洋
2019年12月13日上午,由漯河市社科联和漯河日报社联合主办的“中原大讲堂·沙澧讲堂”走进郾城区教师进修学校,由漯河许慎文化研究小组成员、漯河四高高级语文教师李运生以《溵水问道》为题,讲述孔子在溵水之畔使子路问津的故事。
“溵水”名称的由来
沙河古代叫汝水,漯河境内的这一段,又被称作溵水。漯河历史上曾被称作隐阳镇,说明这里曾经隐士出没,隐逸成风。
有人说,“溵水”的名称,与上古时期发生在沙颍河边著名的“许由洗耳让贤”故事有关。
相传,上古时代的尧帝,想把帝位禅让给许由。许由是个不图名利不问政治的清高之人,不但拒绝了尧帝的请求,还连夜逃走,隐居不出。尧帝以为许由谦虚更加敬重,便又派人去请他,说:“如果坚决不接受帝位,则希望能出来当个‘九州长’。”不料许由听后,更加厌恶,立刻跑到沙颍河边,掬水洗耳。
许由的朋友巢父也隐居在这里,正巧牵着一条小牛来给它饮水,见许由洗耳,便问其缘由,许由就把原因告诉他,并且说:“我听了这样不干净的话,怎能不赶快洗洗我清白的耳朵呢!”巢父境界却比许由更高一层,他冷哼一声说道:“你许由不接受王位,隐遁起来不吭声则罢了,还大谈洗耳缘由,是另一种沽名钓誉。我下游饮牛,你上游洗耳,岂不有意脏我的牛口?”说罢,便牵起小牛,径自走向水流的上游去了。
巢父、许由这两位隐逸高士,以六根清净的仙风道骨被历代高人隐士、贤达俊哲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但是,洗耳的地点,从古至今,一直争论不休。
“郾”字的文化内涵
“郾”字,只用于“郾城”这一地名。它右边的阝旁,说明这是一个城邑;左边的匽,《说文解字》解释为匿也,是隐匿的意思。细剖匽字,它又由匚、日、女三字构成,匚是“受物之器也”,对里面的东西起一个收容保护作用。里面保护的是什么呢?它上面是一个日,代表太阳一样光辉伟大的男人,下面是温柔恭顺的女人,说明,“郾”这个字的意思,是指一个退隐的太阳一样伟大的帝王级人物,带着自己的嫔妃,在“郾”这个地方,过着安然闲适的隐逸生活。
皋陶,亦作皋繇,上古舜时的大法官(理官),与尧、舜、禹并称为“上古四圣”。作为法官的他,铁面无私,断案如神,被尊为法官鼻祖。因铁面无私,他全家获罪,身怀六甲的妻子饿昏于逃难路上,一棵结满果子的李树救活了她,于是,皋陶的孩子姓氏便改为李树之李,作为李氏先祖的皋陶,被唐玄宗钦封为德明皇帝。断案治国有功的皋陶,被舜定为王位接班人,但后来大禹继位,作为补偿,舜封皋陶为偃姓。禹继位后,皋陶继续无怨无悔为国效力,又治苗立功。因此,禹也要把王位让给皋陶。遗憾的是,皋陶先禹而逝,本应执在皋陶手中的王杖,落在了禹的儿子启手中,夏朝建立。承继偃姓的皋陶部落,也理所当然地受到夏启的分封,皋陶的儿子们被分封到各地,大儿子伯益的封地在地肥水美、自然条件无比优越的沙颍河流域,郾在其中。而郾漯一带的沙颍河流域,自此也就成了隐士的乐园。
明《郾城县志》记载,古郾子国,故城在县东35里。郾子国,顾名思义,就是皋陶儿子在郾地的封国,一个地位极高、甚至享受帝王级待遇的封国。今召陵区(古属郾)的西皋村,传说就是皋陶儿子的封国所在。
子路问津
“问津”一词,源于儒家经典《论语》。在中原腹地,河南漯河,有一个叫问十的地方,据说源于子路问津。
在《论语》和《史记》里,隐士出现三次。这三次隐士现身,都与周游列国无果、踽踽游荡此地的孔子有关。
第一次,是长沮桀溺的出现。此时的孔子,虽已产生过思归之心,可是,毕竟故乡遥远,理想功业未就,失落无奈依旧,因此,他仍心有不甘,仍在召陵思归之后,又在蔡地附近盘桓了两三年。看着在蔡国仍实现理想无望,于是他西行到叶。孔子拜访当时叶国君主叶公,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比肩周公的理想再次被现实残酷地浇灭,失落地踽踽东归。
此时的孔子一行,迷了路!滔滔的汝水就距此不远,于是,他让子路问路,问津在何方,渡口在何处。
刚好就遇到了长沮、桀溺。长沮听到是鲁国的孔丘,撂一句“是知津矣”,就不管不问、不搭不理了。桀溺知道子路是孔子的学生后,再补一刀,“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同样也不管不问、不理不睬了。两位隐士的意思很明白,你们选错了路,什么改革社会,修复礼乐!别再一条道走到黑,回头是岸,像我们一样过着快乐的归隐生活吧!
第二次出现的隐士,是一个荷蓧丈人,当子路尊称孔子为夫子时,同样被抢白一顿:“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如果说第一次、第二次与隐士相遇,孔子师生是撞在了隐士们的枪口上的话,那么第三次,则是隐士接舆主动上门,靠近孔子的车舆,用装疯卖傻的状态和语气,对孔子师生进行劝谕:“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第一次隐士们是如此的冷漠,爱理不理;第二次僈而有礼,见子路拱而立之后,变得极客气,礼尚往来,以礼厚待;第三次则是主动深切,关爱有加,其言也真,其情也殷,其情可鉴。
由此可见,这些生活在郾漯及周边附近、地处邦国边境的沙颍河流域一带、过着自给自足自由快乐的隐逸生活的隐士们,是一群清楚了解孔子行踪事迹的高人。以他们的智慧,他们一定有过对理想的追求,然而,在冰冷的现实面前,他们心变冰冷了,头脑清醒了,他们不想再与滔滔的世界做无谓的抗争,做无谓的牺牲,打不起,他们躲得起,他们躲进这地肥水美的沙颍河一带,独善其身,欣赏着世界的另一面精彩,点缀着生命的另一种底色。
的确,北方《诗经》里的现实,与南方《离骚》中的浪漫,在这里激烈碰撞:一种理念是积极入世,想千方百计经营仕途,矢志不移奔走呼告,以天下为己任,欲解民之倒悬;另一种理念是消极出世,冷眼旁观,用细腻和真诚,在山林清流中,雕琢生命的别样花朵,用无言的抗争,用真诚的呼唤,擦拭生命尘垢,昭示出生命的另一种真义,还世界一抹清亮。
仕与隐、出世与入世,两种不同的思想理念,在这里一交锋,就碰撞出始终影响中国后世的儒道交融文化。
隐士们三次与孔子师徒过招,一定不全在漯河问十发生,却一定都在漯河附近一带、中原与楚地相接地出现。《论语》中的子路问津处,到底是不是在漯河问十,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孔子与隐士们代表的两种文化,已成为丰厚的精神滋养,让中华文明的参天大树永远枝繁叶茂,屹立东方不倒。
郾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学生杨苗苗说,听了讲座,知道了“溵水”名称的由来、“郾”字的文化内涵、子路问津的故事,深入了解了漯河厚重的历史文化,深深地为这个城市感到骄傲,并从讲座中找到了漯河的文化之根,也找到了自己的根。
(因 是生僻字,为方便阅读,故以“溵”字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