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市经济社会仍然面临着发展不足、发展不优的双重压力和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双重任务。对此,我们要客观看待、理性认识,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尤其要抓住主要矛盾,以奋勇争先的精神状态,扎实推进全年重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加强研究建立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和农村居民新致贫的长效机制,研究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确保打好脱贫攻坚战。要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持“控源”“增汇”“固本”三管齐下,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要强化风险意识,保持对潜在风险高度的警惕性,深入做好各类风险排查、监测、处置,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深入推进发展高质量。
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做强农业,改造传统产业,构建符合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县域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全面推进“四城同建”,着力破解瓶颈制约。要持续保障改善民生,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形成新型动力源。
我们要实现奋勇争先,关键在于激发市场活力、深化内外联动、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推动形成“三力”联动、“三力”齐发的混合型新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源。要实施改革推动,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实施开放带动,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全省开放体系,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要实施创新驱动,培育创新主体,搭建创新平台,培养创新人才,完善创新机制,实施创新项目,致力以高质量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筑牢发展硬支撑。
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最终要靠项目来支撑、靠要素来保障。强化项目支撑,就要深入研究谋划,做好前期工作,加快建设进度,强化制度保障。筑牢要素支撑,就要解决好人、地、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要实施更积极、更有效、更贴心的人才政策,不拘一格地培育、引进人才,让人才的活力竞相迸发。要盘活存量土地,推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保证项目建设用地特别是招引来的优质项目用地和转型升级项目用地。要用好上级政策,在激发民间投资和社会投资上努力取得新进展,为加大投资建设力度、缓解融资难题、促进转型发展提供更多资金支撑和保障。
扎实推进今年重点目标任务,还要注意打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统筹协调好各方面工作。要以“放管服”改革为核心抓手,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成长提供更充足的土壤、空气和阳光雨露。要确保圆满完成全年任务,既要抓重点、抓短板、抓弱项,又要抓统筹、抓配套、抓协同,形成各项工作相互协调、相辅相成、互促共进的整体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