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的灯》
李佩甫 著
□贾 鹤
李佩甫的长篇小说《城的灯》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农村青年冯家昌为了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极尽压抑天性,最终融入城市,并靠一己之力,完成了家族从农村到城市的进化。在这个艰难蜕变的过程中,有对自我的严格把控,对目标锲而不舍的钢铁意志,带领家族脱离农村生活的步步为营,更有对良知的无情叛逃和碾压。
纵观冯家昌的性格分水岭,从什么时候起,孩童懵懂无知的天性中被注入了“狠”的成分,是他的父亲作为上门女婿被盖上“老姑夫”这一尴尬的称谓?还是种在家里七年的树被邻居不声不响占有,父亲走遍全村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句公道话?贫寒的农家,倒插门的背景,村民轻视的眼光,让冯家昌过早体会到自尊被剥蚀的痛感,这些都催生了这个少年的早熟和骨子里的“狠”劲。他对自己的四个弟弟狠,在娘死后他成了冯家实际上的顶梁柱,把四个弟弟脚板练出“铁”,潜移默化教导弟弟们能吃苦,吃得苦。
冯家昌的狠用在自己身上则是对身体潜能的无限开发,家穷穿不起鞋,练就一双风雪荆棘中也能如履平地的铁脚。用这双铁脚他走出了连队身扛九枪拉练不掉队的一鸣惊人。在身体经受磨砺摔打的过程中,心也一点点坚硬如铁。
这个在穷困屈辱中磨砺出来的青年,怀揣出人头地的野心,让他整个人焕发出不一样的生命力,这样的气质吸引了村支书女儿刘汉香的注意。她迷上了这个男人身上的“狠”劲,对他一往情深。在两人的爱情之路上,冯家昌一直是被动接受的那一方。被高高在上的村支书家的千金垂青,与他是一种恩赐,更像一种机遇。两家门户的悬殊让村支书怒不可遏,但女儿的执拗让他不得不从长计议。
最初激励冯家昌在军营出人头地的无疑是他和刘汉香的爱情。转正提干是他有底气站在刘家人面前的重要筹码,也是对村支书保荐他参军的唯一交代。在军营中,他吃苦耐劳,然而命运却没有走向预设的轨道。四年的努力化为泡影,面对去留的抉择,冯家昌再次显露出他的狠劲,只要有一线生机,就要死死抓住,他的身后有一个懦弱的父亲和四个指望他的弟弟。所以他狠,似乎别无选择。
看到这里,我想到类似的一个角色——路遥《人生》中的高加林,对比高加林城市梦的拦腰截断,冯家昌却成功了,他终于在城市中有了自己的身份证明,可以堂而皇之地从仰望者中成为城市的一员。在这个过程中,他从刘汉香的爱情中汲取力量,在刘汉香的牺牲和付出中站稳脚跟,维护后院太平。
唾弃冯家昌的背信弃义吗?当他平步青云的时候,是刘汉香顶着村民不解的眼光和家庭的压力义无反顾走进冯家,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五口之家。刘汉香用青春和血汗换来了冯家的新生。冯家昌懦弱的父亲和四个未成年弟弟的生活有了希望,在村民面前有了自尊。然而,八年的含辛茹苦最后得到的却是冯家昌无情的背弃。刘汉香的悲剧触动我们的良知和道德观,如果世间真有神灵,我们不仅要发出和村民一样的悲愤:老天爷,你怎么不睁睁眼,劈死这个忘恩负义的男人?
古往今来,伟大作家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刻画一个个触动人心的人物,在他们身上,我们照见人性中狭隘、自私、阴暗。同样也能仰望星光,感受人性中的光明、温暖、无私和宽容。
女主角刘汉香身上寄托了作者理想化的人格,她温柔美丽,坚韧朴实,宽容大度,她有一双发现冯家昌独特气质的慧眼,为了爱情义无反顾。在得知冯家昌的背叛后,她的人生仿佛经历了生死的考验。在寻找爱人的过程中,她也曾惊诧于城市的灯火辉煌,万丈繁华,但她最终没有被浮华遮蔽双眼,没有被怨恨蒙蔽善良的本心,还带领全村走上致富的道路。
被“城的灯”吸引的冯家昌,用半生的努力最终在城市拥有一盏属于自己灯火。在城市不断融合更新壮大的群体中,也许有万千冯家昌这样的异乡人。他们在沐着城的灯光中,却永远失去了心灵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