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崇喜
到岳父家探亲,只见躺在簸箩里的它们,在阳光下,静静地泛着异样的光亮。那种幽邃的绿,明艳,纯净,迷人。
我想起一个词:豆绿。这词,有招摇的仙气,有生动的跳跃感,形象,逼真,霎时会闪在你的眼前。有一种牡丹,也唤豆绿。其花初开时,呈青绿色,晶莹似玉,娇嫩妩媚,清爽宜人。民间相传,它与百花仙子有关,为其头上的玉簪变化而成,有“豆绿值千金”之说。
但现实中的绿豆,却没有这般身价,属于小家碧玉。在豆的家族里,能称为大豆的,唯有黄豆。豌豆、豇豆、黑豆、红豆、绿豆等,被称为小豆。这样的区分,不是因为个头。蚕豆、扁豆、梅豆等,比黄豆大上若干,却退而次之,被称为菜豆。
因此,在农作物的舞台上,与黄豆的主角地位不同,绿豆的角色,至多属于跑龙套的,栖息的地段,多在田边地头。至少,在我的记忆中,很少有成块田地种植的,间作套种,也只是一种生存方式。与它一起间作套种的,有玉米、芝麻、谷子、棉花等。绿豆是短日照作物,喜光又耐阴,由营养生长期转入生殖生长期后,至花荚形成期,始终需要充足的光照。这样植株能高矮搭配,有利于通风透光,能充分利用太阳光。
播种绿豆,有春播、夏播之分,早的三月四月,晚的六月七月,但都是黄淮平原的热季,生长六七十天即可成熟。刚从地里拱出来时,绿豆芽叶子单薄,绿莹莹的,十分悦目。不久,单薄感褪去,青绿的叶片葳蕤起来。长成的绿豆棵,个头不高,不像玉米、高粱威武高大,连与芝麻也不能比肩,只到成人的膝盖那么高。绿豆花很小,绿黄色,萼斜钟状,让人常常忽略,但它是一味中药,可解酒毒。
“龙眼初如绿豆肥,荔枝已似佛螺儿。南荒北客难将息,最是残春首夏时。”绿豆成熟时,多在炎热的夏日。晴空万里无云,湛蓝的天空下,成熟的豆荚,一根根掩映在豆秧间,从绿色变成黄褐色甚至黑色,鼓鼓囊囊的,好像要爆开的样子。成熟的绿豆秆,也是黑灰色的,比较柔软些,是烧锅做饭的好柴火。
绿豆很随性,常常是植株下部结着荚、上面开着花,再不摘下来,豆荚就会自行爆开,绿豆散落到地里,人们只好一趟趟去采摘。在高温条件下,成熟荚果易开裂,多在早晨露水未干或傍晚时收获。俯下身来,把一个个黑色的豆荚,一根根地往下拽。稍微不注意,绿豆荚就会裂开,绿豆滚出来落到地里,只好放慢速度用心摘。这需要耐心,还要有几分细心。不大一会儿,汗水沿着发际不停地滚落,一不小心滚进眼睛里,刺得眼睛火辣辣的疼。不大一会儿,人的后背已湿透,湿衣服黏在背上,看看手中的篮子,但收获并不丰。
摘回来的豆荚,多倒在簸箩里。围着簸箩剥绿豆,一粒粒绿豆从豆荚里出来,圆滚滚的,在簸箩里跳跃,跳得极其轻松。摊到场里或摊到平房上晾晒时,在绿豆荚下,要事先铺上被单。当绿豆荚被晒焦时,人们用棒槌去槌绿豆荚,一遍一遍,直到绿豆粒剥离出来,再用簸箕簸一簸,一堆干干净净的绿豆粒就会呈现在面前,让人赏心悦目。
《本草纲目》上讲,绿豆皮味甘、性寒、无毒,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能退眼内白翳。所以,旧时殷实人家,会买些晒干的绿豆皮,回家放进枕头。
物以稀为贵。绿豆产量低,就显得比较金贵,不常食用。以绿豆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食品,也多为消闲之物。
常见的,是绿豆糕。绿豆糕是时令食品,销量并不大。制作绿豆糕,要先将绿豆磨成粉,筛去外皮,然后上锅蒸熟,加白砂糖,和水调匀,放案板上,用特制的木板捶打成坯,再切成规整的小方块。上面再撒点儿青红丝,卖相就更好了。绿豆糕,绿莹莹的,酥软而不散,还能当饮品。伏天,用凉开水冲几块喝,爽口又解暑。
绿豆是消夏佳品。绿豆之色,有青绿、黄绿、墨绿之分,以色墨绿而富有光泽、粒大整齐、浑圆、煮制易酥品质者为最佳。这时节,人们在上工前煮好一大锅绿豆粥,中午回来先喝上两碗,香中带甜,清热败火,直凉到心底,让人好不惬意。老人和孩童们,喜欢的是绿豆沙,其味甘、性凉,香滑清甜,清热解暑,风味别具一格。磨好的绿豆面,没有黏性,要掺和小麦粉或其他杂面粉,才能团结在一起,做成绿豆面条,是农家的特色饭食。这样的绿豆面,柔中带韧,色泽嫩绿,有豆类的清香。
绿豆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及钙、铁、锌等多种营养成分。据说,著名的龙口粉丝便是以绿豆为原料做出来的。
绿豆能解毒,对此,老百姓深信不疑。《本草纲目》上云:“绿豆,消肿治痘之功虽同于赤豆,而压热解毒之力过之。且益气、厚肠胃、通经脉,无久服枯人之忌。外科治痈疽,有内托护心散,极言其效。可解金石、砒霜、草木诸毒。”
煎服中药时,一旦发生药物相克,出现中毒症状,可用绿豆来解毒。通常将绿豆研碎,用凉白开和着给病人灌下去,一准儿管用。但服中药期间,却不能喝绿豆汤,因绿豆可致药物失效。
一物降一物,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