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俊
“傅”“付”二字虽读音相同,但字义有别,在现代汉语中,两字各司其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人误以为“傅”与“付”一样,只是繁、简体之分,于是便把“师傅”写成“师付”,把“傅”姓写成“付”姓。正因如此,有必要说说这俩字。
先说“傅“字。”“傅”是形声字,从人,声尃。《说文解字》释“傅”:“相也。”“相”即“帮”的意思,可见,“傅”也就是“辅”,即辅佐、辅助。由“辅”又引申出“导”义。古代职官中有“三公”:除了太保、太师,还有一“公”便是太傅。据《大戴礼记·保傅》载,“三公”的职责是:“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训”,这里的“傅”,其义便是辅导。后来,“师”和“傅”二字连用,成了一种称谓用语,指负责教导和传授技艺的人。直至今天,这一称谓仍在沿用。“傅”也通“附”,附着的意思,《左转·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傅”又是姓氏用字。傅姓的起源,相传出自商朝高宗武丁的名相傅说。据《史记》等书记载,商自盘庚“驾崩”,国力每况愈下。高宗武丁即位后,决心干一番复兴的事业,但他举目朝中,无一可用之臣,为此“三年不言”。一夜在梦中,见一衣衫褴褛之囚犯。神明启示他说,这就是你要寻找的圣人。他醒后便命“群臣百吏”四处寻访,终于在一个名叫傅岩(《史记》记作傅险)的地方发现此人,当时此人正在干苦活。武丁与他谈论国事,见他说得头头是道,便封他为宰相。在他的辅佐下,商朝出现了中兴,武丁也因此被誉为“中兴明主”。此人的本名叫“说”(读音为yuè),因为是在傅岩发现的,高宗便赐他姓“傅”,人称“傅说”。 唐代《元和姓纂》载:“傅,殷相说之后,筑于傅(博)岩,因以为姓。”古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广韵》《姓解》及郑樵《通志·氏族略》均主此说,由此可见,这位傅说,便是傅姓的始祖。
再说“付”字。“付”是个会意字,从人从寸,寸即手,人寸合体,象征人持物予人。《说文解字》:“付,与也。”“与”就是交给的意思。“付”字的基本含义古今变化不大,含有“付”的合成词,都与“交给”“交出”“拿出”有关,如“交付”“托付”“付印”“支付”“付账”“付讫”等。“付之一笑”,是指用笑一笑来回答,表示不值得理会或不值得重视。“付诸罔闻”,形容对事情不理睬,不当一回事。付也作量词,指中药。
古代也有付姓,如明代有当过监察御史的付吉。付、傅作为姓氏,是两个不同的姓氏,不能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