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行明
秋风凉,菊花黄,婆婆摘花十指忙,左一篮,右一筐,花茶敬到客手上。
每年农历九月,光山南部漫山遍野开满了金黄的花朵。朝阳的山坡上,婆婆们忙着不停地采撷亮黄的山菊花,这是各家各户泡菊花茶、做菊花糕的原料。在采撷人群中,外婆总是穿着靛蓝色的土布外套,戴着麦秸编织的草帽,提着她的小竹篮,把一朵朵山菊花朝上轻放在竹篮里,生怕折坏了一个花瓣。一周过后,外婆把近百斤的菊花晒干收藏起来,一年的菊花用量就足够了。
自从大女儿不幸离世后,外公一直走不出对她的思念。长年累月的伤悲及无法排遣的痛苦压力,让他在50岁的年龄就弯腰驼背了。他把自己整日拴在地里,用一柄弯锄把痛苦和压力敲碎在泥土里。外婆最懂外公的心。每到中午,外婆泡一壶菊花茶,盛一碗米饭,外加两小碟子青菜,整齐地码放在小竹篮里,再盖上一块干净的花手巾,姥姥便把午餐送到外公的地头上。外公吃着饭,听着外婆说村里家里的大事小情,不时开腔说说自己的想法。外婆说:今天上午春生媳妇的第三个娃生了,又是一个女娃,还是我接生的。她婆婆不高兴,满脸黑漆漆的,要把这个女孩子丢给别人。我好劝歹劝,她才不吭声算是留下了!我又回家里给春生媳妇拿去十个鸡蛋和一包红糖,并煮六个鸡蛋让她补补身子。外公听完,长长叹口气说:“孩子就像这庄稼的枝条,枝条折了庄稼会疼哩!”
外公66岁时候走了。外婆依然每年九月采摘山菊花。在外公祭日,她让舅舅泡一壶菊花茶进给天堂的外公。那时村外的小河还没有架设桥梁,村里的孩子们必须踏着河中的石墩子来往学校。外婆担心孩子们的安全,每天提着她的竹篮,带着一暖瓶泡好的菊花茶水,坐在孩子们过河的路口,一个个提醒着来往的学生。路过的行人渴了,便在外婆篮子里取一杯茶水饮了,道一声“老太太安”就是最真挚的感谢。
外婆72岁时,村里在河口处架起了一座桥。通车典礼时,外婆用竹篮送去了满满一篮菊花,欢快地撒在桥面上。金色的桥梁畅通了!
又到农历九月,在漫漫菊花芬芳的山坡上,再也找不到我亲爱的外婆身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