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筹莫展”源于“一筹莫吐”。《宋史·蔡幼学传》:“其极至于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大意是,皇上无所作为而群臣形同废物,人虽多但一点计策也说不出来。后来演变为“一筹莫展”,如明代于谦《覆教习功臣孙疏》:“当有事之际,辄欲委以机务,莫不张皇失措,一筹莫展。”指面对困难或问题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形容遇事拿不出一点办法。“筹”在成语“一筹莫展”中表示计谋、计策。那么“筹”的本义是什么?又是怎样演变为计谋、计策的?
《说文解字·竹部》:“筹,壶矢也。从竹,寿声。”“筹”是形声字,“竹”作形旁,“寿”作声旁。“竹”组字时常在上部,写作“筹”,称之为“竹字头”。从“竹”的字大都与竹子、竹器有关,“筹”的形旁“竹”即表示竹器。“筹”本义指投壶用的像筷子形的箭。投壶是古代宴会时的一种游戏,以矢向壶中投,中多者为胜,少者为负,负者要被罚酒。投中次数的多少则用形似筹的竹木器来记录,这种器物称为“算”。后来,“筹”也指“算”,或合称“算筹”。由“筹”的计算义引申为谋划、计谋、计策,如运筹、筹策、筹议、筹划、筹略等。
《说文解字·心部》:“愁,忧也。从心,秋声。”“愁”也是形声字,“心”作形旁,表示心理感情;“秋”作声旁,表示读音。有学者认为,“愁”的声旁“秋”兼有表示意义的成分,因秋天万物皆老,生命已到尽头,所以见秋而心愁。“愁”基本义指忧愁、忧虑,与计谋、计策义相差较远。“一筹莫展”的“筹”之所以误写作“愁”,是人们不解其意,借用常见同音字替代而造成的。因此,“一筹莫展”应用“筹”。
李华强